前言
同样出自小虎队,发展轨迹为何差异如此显著?
吴奇隆与粉丝互动时会俯身调整手机角度,苏有朋却对普通票粉丝撂下“卖艺不卖身”的狠话!
1500元可合影,911元仅能听歌,难道偶像互动竟如此明码标价?粉丝坦言“只想完成合影心愿”,他却一口将人归为“不爱音乐”之列。
如此做法,究竟是维护音乐纯粹性,还是轻视粉丝消费能力?
一句话引爆舆论
此事源于一场看似诚意满满的音乐会。
2023年9月11日正值苏有朋51岁生日,他原定在北京举办“B-Side限定音乐会”,仅听名字便充满情怀。
据悉,为筹备此次活动,他亲自操刀策划,特地选择Livehouse场地,主打那些被尘封在磁带B面的冷门旧作。熟悉他的人都明白,这是一次与老粉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然而,票价公布后,这份诚意似乎打了折扣。
门票分为两个档次:1500元的VIP票,不仅享有优先入场权,还附赠10人一组的合影机会、亲笔签名的工作证及海报;
而911元的普通票呢?仅能站立听歌,连集体合影都无缘。
更令人不满的是,VIP票数量极少,一开售便被抢购一空,多数粉丝只能无奈选择普通票。
有粉丝在超话中委婉提议:“能否给普通票也安排合影?哪怕几十人一起拍也行。”
然而,苏有朋的回应堪称情商黑洞,字字句句踩中粉丝痛点。
他直接在超话留言:“这是音乐会,不是合影会!我卖艺不卖身,不热爱音乐的就别来!”
此言一出,仿佛Livehouse的低音炮般震耳欲聋。
更令人费解的是,细品之下,这话似乎前后矛盾:1500元就能“买”合影,911元就不行,难道“卖身”与否全由价格决定?
随着舆论不断发酵,苏有朋于8月29日下午发布长文致歉,称因看到粉丝只关注合影、忽视音乐,内心失落才冲动发言,“卖艺不卖身”是比喻失当,本意是希望大家关注他音乐才华。
但这篇道歉更像是例行公事,既未解释票价差异原因,也未提出对普通票粉丝的补偿方案,网友自然难以接受。
明星情商照妖镜
其实,粉丝渴望合影本无可厚非,关键在于明星如何应对。
同样是面对合影请求,有些明星的做法就格外暖心,相比之下,苏有朋的操作就更显冷漠。
比如张家辉,曾在香港被极端粉丝拦路合影,彼时他正要与妻子关咏荷共进晚餐,换作他人或许早已不耐烦。
但他却耐心地在车内与粉丝交谈,语气温和如劝导自家孩子:“我知道你支持我,但不能因未达成愿望就失控啊。”
既表达理解,又设定界限,最后还承诺下次再互动,堪称情商典范。
再看苏有朋昔日的队友们,差距更加明显,对比之下更显尴尬。
吴奇隆今年8月在漳州出席活动,面对粉丝围拍,工作人员多次催促离场,都被他挥手制止,还主动帮助手机不稳的粉丝调整角度。
陈志朋更是在2020年蓬溪演唱会上,看到粉丝举着“想合影”的牌子,直接邀请全场观众上台,自己站在中央合影,这份格局令人折服。
反观苏有朋,明明有更温和妥帖的处理方式,却选择了最极端的做法。
有网友建议,哪怕演出结束后拍摄集体合影,或多安排几次合影轮次,也比直接放狠话好。
毕竟Livehouse也就几百人规模,安排合影并非难事,但他偏偏选择了最伤人的方式。
从乖乖虎到硬气哥
说起来,苏有朋也算是娱乐圈的常青树了,15岁便以“乖乖虎”身份出道。
之后凭借五阿哥、杜飞等角色圈粉无数,转型导演后又凭借《左耳》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大获成功,一路顺风顺水,怎会栽在一场小型音乐会中?
事实上,早年的苏有朋并非如此。
小虎队时期,他们签名会一签就是数小时,手酸得抬不起来也坚持;后来活动取消,苏有朋仍趴在车窗上挥手告别,直到车辆远去。
他曾多次在采访中表示“粉丝是前进的动力”,如今却似将此话抛诸脑后。
有人认为他是被顺境宠坏了。
确实,苏有朋的星途可谓一帆风顺。
刚出道便红遍两岸三地,后转型演员恰逢琼瑶剧热潮,当导演又赶上青春片风靡,几乎未曾经历重大挫折。
久而久之,或许已习惯站在自我角度思考问题。
这次音乐会,他一心追求“纯粹音乐”,却忽略了粉丝等待六年只为一面的期待。
更有意思的是,苏有朋一直试图摆脱“乖乖虎”标签。
早年因该形象压力巨大,甚至一度休学避世,后来饰演白小年、担任导演,皆为展现多元自我。
但此次事件暴露出的,并非他所追求的成熟稳重,反而是一种脱离群众的傲慢。
有老粉感慨:“奶茶视频APP怀念的不是那个会笑的乖乖虎,而是那个愿意与粉丝平视的苏有朋。”
结语
谁不曾为青春挥霍过金钱?
老粉购买911元门票,是为重温《青苹果乐园》的回忆,而非来接受区别对待。
1500元合影无可厚非,但别拿“不爱音乐”说事。
难道普通票粉丝听的就不是歌?偶像与粉丝本应彼此成就,你尊重他们的心意,他们才愿一路追随。
别将“音乐纯粹”当作借口,丢了尊重,再动听的旋律也无人聆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