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日报记者 齐慧
近日,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年中期业绩显示,上半年,在国际油价同比下.1%的背景下,中国石油动态优化调整生产经营策略,油气两大产业链和各项业务平稳运行,主要生产指标保持稳定增长;油气当量产量和天然气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,炼化转型升级深入推进,国内成品油、天然气、化工产品销量保持增长,经营业绩好于预期。
今年以来,中国石油坚持把创新作为公司第一战略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持续加快关键技术攻关,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数据显示,上半年,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.45万亿元,经营利.3亿元,归母净利.1亿元;自由现金.8亿元,同比增.5%,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。
“公司狠抓产能建设部署优化、方案优化和效益排队,多措并举提高采收率、控制递减率,加快重点项目建设,并在编制‘十五五’规划中超前谋划油气增储上产。”中国石油副总裁何江川说。
在此推动下,今年年初以来,中国石油在超深井、页岩油气等领域屡获突破。深地塔井宣布首次在陆地万米深层发现油气显示;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日产量首次突吨,创历史新高;西南油气田公司天府气田致密气日产气量突万立方米。
同时,中国石油持续加大煤岩气勘探开发力度:大吉气田煤岩气截至目前累计产量已突亿立方米,长庆油田在陕西米脂、横山等区块打出一批高产井……
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教授李勇认为,中国石油在煤岩气领域加速布局,引领技术理论创新,让煤岩气有望成为我国最现实的后续天然气上产接替资源。
坚持高效勘探、效益开发,中国石油先后落实“6气”11个规模储量区,并积极推进非常规资源规模高效开发,油气产量当量与天然气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。上半年,中国石油实现油气当量产量.2亿桶,同比增.0%。
在油气产量当量稳中有增、非常规资源开发提速的同时,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加快转型升级。
当前,全国化工市场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,行业仍处于景气周期低谷。“公司持续推进炼化业务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,减油增化、减油增特,保持乙烯、芳烃等高端、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装置高负荷运行。”中国石油副总裁李汝新说。
上半年,中国石油原油加工.9亿桶,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;保税船用燃料油、石蜡等产品市场份额保持领先;自主开发溶液法聚乙烯、溶聚丁苯橡胶等高端新材料生产技术,新材料产.5万吨,同比大幅增长.9%。
“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化工品消费市场,但高端新材料产能不足。通过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,将带动中国石油炼化业务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。”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科研部主任胡才仲说。
中国石油持续推进转型发展,向“油气热电氢”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变。“公司锚定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,大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,炼化节能提效和清洁替代,着力构建清洁低碳、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。”何江川介绍,上半年,中国石油清洁能源发展提速,天然气销量再创新高。
中国石油执行董事、总裁黄永章说,公司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市场变化,加强形势分析研判,坚持创新驱动引领,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,全面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。